紫砂学院

  • 中国唐卡佛像一站式服务平台
大圣唐卡 >> 大圣唐卡学院 >> 唐卡艺术 >> 唐卡之乡的悸动

唐卡之乡的悸动

时间:-0001-11-30 来源:快藏天下

       平措伦珠的家在嘎玛乡的比如村,这个村子的男人们世世代代以画唐卡为生。但如今,这一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正在随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

  随着一场场雪的到来,一年又快结束了。唐卡画师平措伦珠的母亲决定回家乡住一段时间。我也与平措伦珠一道从昌都回他的家乡嘎玛乡过藏历新年。嘎玛乡位于昌都东北扎曲河上游120公里处,是闻名全藏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乡,这个村子的男人们世世代代以画唐卡为生。

  2010年9月,平措伦珠受聘到了昌都地区职业技术学校当唐卡老师。这个学校位于昌都西北昂曲河上游14公里的俄洛桥镇。为了便于平措伦珠上班,学校给他配置了住房和画室,让他们全家搬到了学校所在地,并给他家的唐卡学徒也发放每日5元的生活补助。今年第一届唐卡专业的学生有7个。每天,平措伦珠给学生做一些示范,然后让其自行练习,最后再根据每人的习作进行修改辅导。

  平措伦珠说,他曾经为嘎玛乡唐卡绘画的传承而担忧。以比如村为例,原本都以画唐卡为主业,现在却有不少改学铜佛像煅造了。煅造铜佛像比画唐卡学习时间短得多,工酬却比画唐卡高出5-10倍。在巨大的收入差距面前,愿意坚持画唐卡的人越来越少,如果这样继续下去,画家村或许就会变成铜匠村了。

  如今,学校开办唐卡专业,这些孩子既学唐卡,也学文化,将有利于嘎玛嘎赤唐卡的传承和发展。平措伦珠的家庭画室既是昌都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的唐卡绘制方面的培训基地,还是一个对外营业的唐卡画廊。他个人每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加上出售唐卡的收入,可以让全家老小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嘎玛德勒正在为画稿标注颜色符号。

  好多人想请嘎玛德勒去外面讲学、观光,但是他只愿留在嘎玛乡。

  在回家的路上,平措伦珠和我谈起了当地手工艺的历史,这要从乡所在地的嘎玛寺说起。嘎玛寺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三大寺院之一。据说第七世噶玛巴活佛却扎嘉措(1556-1603)在世时,为大规模扩建嘎玛寺,从各地请来了众多能工巧匠,逐渐在嘎玛寺下边形成了嘎雪部落,“雪”在藏语里是下方、下部的意思。嘎雪部落主要是唐卡画师、煅铜佛像工匠、石刻工匠、以及木匠、皮匠等民间手工艺人的聚居地。昔日的嘎雪部落,今天成为嘎玛乡政府附近的里妥、瓦寨两个行政村,包括冻中、比如等9个自然村。平措伦珠的家在比如村。这个村子的男人们世世代代以画唐卡为生。平措伦珠的老师嘎玛德勒,就是当代嘎玛嘎赤画派最优秀的画师。

  藏历大年初一,嘎玛德勒特地换上了一件藏式短装,这位78岁高龄的老画师,看起来清瘦矍铄。他说北京、天津、广州等地来过好多媒体人和学者,想请他到外面去讲学、观光,但是他哪里都不想去,只愿留在嘎玛乡!

  嘎玛德勒和同村的人一样,都认为自己居住的比如村是世间最好的宝地:天上有八道吉祥法轮,地上有八瓣如意莲花。村子后山突出的八道山梁是佛陀的法器,而山脉延伸出来的土地在河岸形成台地,经历天长日久的冲积,台地边沿呈现出凹凸状,恰似莲花八瓣。此外,山上的嘎玛寺,受历辈噶玛巴的加持,有无比殊胜的宗教地位。按照老画师的意愿,他更想像村里其他老人那样,长住到嘎玛寺中,每天转经修行,静心准备身后之事。但是家中堆积的一大堆唐卡订单,却让他不能一走了之。老画师说,这些唐卡都是为各大寺院绘制的:41幅《噶举祖师传承图》是青海囊谦县一座寺院的,25幅《释迦牟尼佛本生传记》是四川阿坝一座寺院的……在绘制的过程中,女婿降加负责制作画布,嘎玛德勒自己负责起稿,然后由四五个弟子负责上色染色,再由大孙子单增平措负责勾线、开眼。当然,整个过程都是在老画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挑选制作颜料的矿石。青绿二色是嘎玛嘎赤画派的主色。

  男人们要画唐卡,于是,驾牛犁田的工作就要靠女人们来做。

  由于男人们都要画唐卡,嘎玛德勒的女儿扎西雍宗和孙媳妇益西卓玛两个女人便成为家中最主要的后勤力量。44岁的扎西雍宗性格开朗随和。每天,她都是家里第一个起床的人,点火、烧茶、准备早餐。等大家吃完早饭后,她赶忙系上围裙,腰间别上一根毛绳编织的“俄达”(甩石器),吆喝着把20多头牦牛赶到村外的草地上放牧去了。益西卓玛则留在厨房清洗碗筷,准备午饭。她说:“我原来的家在拉多乡,那里是牧区,不像嘎玛乡这样有许多家务,还有田问的农事和山上的牧活,所以刚来时很不习惯。”20岁的益西卓玛嫁到这里来已经2年了,生下了一个女儿,也渐渐适应了每天忙碌的生活。去年县里给每家都打了自来水井,她现在不用到很远的溪边背水回来了,还可以用上洗衣机。益西卓玛说,厨房里还新添了燃气灶,是前不久县里面来人组织每家修的沼气池,家中临时有客人来时,用它烧茶很方便。

  新年期间,嘎玛乡的手工艺人都要放假5天。嘎玛德勒家的画师们都放下手中的画笔,收拾房子、准备年货。扎西雍宗和益西卓玛则辫了新的发辫,佩戴上珍贵的首饰,一袭节日盛装妆扮。一家人围在厨房里,看着康巴卫视的节目,炸油果子、包包子,迎接新年的到来。

  初八这天,扎西雍宗准备了油果子和蔬菜,去了嘎玛寺。因为叔叔嘎玛土登、二儿子才旺格勒和小儿子泽仁朗加都在嘎玛寺出家。在嘎玛乡,大部分家庭都有一两位成员在寺庙出家,成为宗教职业者,他们居住的僧合和日常生活仍然依靠家庭供养。出家的人常常回到家中休假、主持宗教仪式活动,在家的人也常去寺院探亲。寺院是他们的另一个家,是老人安度晚年之地,也是家人到寺院参加法会时的落脚点。每年藏历元月初十,嘎玛寺都会召开“才吉”大法会,有羌姆表演,热闹又好看。对于嘎玛乡的人们来说,参加大法会,既是宗教的体验,也是世俗的聚会,十村八乡的人们都聚在这里看羌姆表演,看亲戚、朋友,当然也看美丽的姑娘和帅气的小伙儿。

  等到布谷鸟开始叫了,嘎玛乡的人们就要忙起春耕。由于男人们都做手艺绘制唐卡,这里驾牛犁田的工作就要靠妇人们来做。在别处,这应该是男人们才干的活。不过近年来情况又有所改变,政府出台了面向农户发放小额贷款的政策,鼓励家庭购买小型拖拉机,于是,机械化作业使这项重活又重新成为男人们的事。播种完毕,就得准备转场了,在庄稼破土出苗之前,女人们得把牲畜赶上村子后山那边的高山牧场。而此时嘎玛乡的画师们,又要开始外出游艺了。


嘎玛乡的男人们都做手工艺了,女人们便亲自驾牛犁地了。


扎西雍宗赶着牦牛往高山牧场去了。

  其美次仁说,优秀的唐卡画师是不会跑去挖虫草的,而是一心一意专注于绘画。

  其美次仁是嘎玛德勒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我到达他家时,他正收拾着行李,准备到拉萨去画唐卡。在外游艺是唐卡画师的传统生活方式,但这一生活方式也在随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的嘎玛乡才恢复画唐卡不久,除了像嘎玛德勒那样有名的大画师是工作自己找上门来之外,普通的画师都要结伴到外面去找工作。当时15岁的其美次仁才是初学唐卡的小学徒,他跟着邻村的另外两位画师一道去了青海玉树、四川甘孜等地,一是将自已画好的唐卡带出去卖,二是去看各个寺院是否需要绘制唐卡或壁画。由于信息、交通不便,画师们的游艺生活也极为艰辛。


弟子们正在认真观摹嘎玛德勒的唐卡。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唐卡的商人和画廊应运而生。已成为唐卡画师的其美次仁与同乡的画师们一道受聘到拉萨、成都等城市画唐卡,日薪100元。

  如今,其美次仁已是一名优秀的画师,并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画室。他可以通过电话接唐卡订单,并借助银行转账和邮政特快专递的方式,使画师与施主之间的合作更加便捷。

  虽然近年来嘎玛乡通往外地的公路交通路况比起20年前已有极大改善,但受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地区复杂地形所限,画师们仍感出行不便,绘画材料和生活物资相对匮乏。因此嘎玛乡有不少画师举家搬到了昌都、玉树、拉萨等城镇,以画唐卡为生。其美次仁则喜欢带着自己的一班人马,在拉萨租房子画唐卡。他还在拉萨买了辆越野车,以后在各地游走就更加方便了。

  正在和其美次仁一起工作的几位画师又谈起了老家嘎玛乡。再过几天,他们决定回家乡参加一年一度的祭山神仪式。听说,每到藏历六月十五祭山神之时,许多地方都会发生乡与乡之间争抢山神的事件。表面上,人们的行为是在争神,但实际上是为了争山神属下的草场以及山上的虫草。在过去,这种植物只是藏药中的一味药材,山上长着没人理会,如今被炒成了天价,1根20-100元不等。因此,到了藏历三、四月(公历5、6月),大人小孩都往山上跑。其美次仁告诉我,嘎玛乡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纠纷。嘎玛乡的山神名叫毕丹西绕,画师之所以去朝拜这位家乡的神,是因为他能保佑经常外出游艺的画师出入平安。优秀的唐卡画师是不会跑去挖虫草的,而是一心一意专注于绘画。

  对于今后将在哪里安家,其美次仁说自己仍然不能确定。在外多年的游艺生活,开阔了其美次仁的眼界,也使他心中思考的不只是家庭生计问题。他说自己有两个理想,至今都还未实现。一是想成为一位十分杰出的唐卡画师;二是想办一所唐卡学校,把嘎玛嘎赤唐卡更好地传承下去……

精品推荐 更多>>

  公司简介- 顾问团队 - 公司新闻 - 合作大师 - 招贤纳士 - 版权声明 - 商务合作

  服务保障:保真承诺  退还承诺  常见问题  私人定制  投诉建议



  总部地址:上海市徐汇区 沪闵路9001-3号南站北广场地下二层大圣唐卡店

官方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