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中国唐卡佛像一站式服务平台
大圣唐卡 >> 大圣唐卡学院 >> 唐卡艺术 >> 走进移动的佛龛——唐卡 体会纯粹的创作精神

走进移动的佛龛——唐卡 体会纯粹的创作精神

时间:2017-05-05 来源:大圣唐卡

  唐卡是个响亮的词汇,但是其本意往往不为人知。如果想了解西藏文化,唐卡是一道门。唐卡作为藏族传统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被人们称为“藏文化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藏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宗喀巴上师皈依境图(图片:来自雅昌艺术网)

1563639121190813.jpg

  追溯移动的佛龛,唐卡的不同风貌


  1300多年前,藏族艺术家就已经创造了唐卡:他们用粗疏的麻布涂抹天堂,用一笔一画制造移动的佛龛。唐卡是西藏的大百科全书,其中有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历史事件,还有藏医药的传承。在外人眼中,唐卡过于庞杂,各种神灵的谱系纷乱,不了解宗教内涵的人很难找到门路;同时唐卡严格按照《造像度量经》的标准绘制,似乎千人一面,这同样导致人们对其艺术魅力领悟的迟钝。而今唐卡越来越被当成艺术品与收藏品在世间流通,在发现唐卡的路上,能见到一种笃定的斑斓。


  关于唐卡的来源,学术界有不少说法,但是其功用性已是定论:移动的佛龛。在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所教授罗桑开珠看来,唐卡是与流动牧民的生活方式相关的,人们需要一种质地轻便,可供随身携带,随时悬挂供养、祈祷礼拜、卷放收藏,并具有宗教象征内涵的移动佛龛。关于最早的唐卡,传说是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亲自绘制的白拉姆女神像,但的确在吐蕃时期,唐卡就已经成为信徒们生活的一部分。


  而唐卡体系庞杂,大体分为“国唐”和“止唐”,前者由丝绢制成,后者用颜料绘制,从所用颜料和不同颜色的背景,又分为“彩唐”、“金唐”、“红唐”、“黑唐”等等。不同风格与流派的变迁,成就了唐卡的万千姿态。


  许多地方都生产唐卡,不同地域也给了唐卡不同的风貌。罗桑开珠介绍说,唐卡从地域上,大概可以分为卫藏、安多和康巴三地,同时还有异域的尼泊尔。“一般来说卫藏风格比较传统,安多地区以热贡和拉卜楞寺为代表,受到汉地文化影响较深;康巴则是以甘孜的噶玛嘎孜风格为主;尼泊尔风格的唐卡多半体型偏瘦,更多有南亚风格。”


  青海热贡:有商业画也有艺术佳作

1563639168800157.jpg

  青海同仁县隆务寺大殿。热贡艺术和隆务寺的兴盛有着极紧密的联系。(图片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17-18世纪的新勉唐画派唐卡四臂观音(图片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昌都:沿袭老传统开辟新画派


  西藏噶玛嘎孜画派第28代传人。他侄子是噶玛嘎孜派第29代传人丁噶。丁噶说,嘎玛德勒十几岁已经名满藏区,如今弟子很多,专注于画派的沿袭。噶玛嘎孜画派形式较为活泼,设色淡雅清丽,多用重彩烘染,很受汉画的影响。如今丁噶在噶玛嘎孜画派的印象之下,与另外一名唐卡大师年叙·多吉顿珠一路开创了全新的唐卡画派:多派唐卡。


  尼泊尔:作为旅游纪念品物美价廉


  尼泊尔唐卡罗睺罗(图片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目前,西藏唐卡市场年销售额有2亿元,其中尼泊尔唐卡占70%的市场份额。从绘制技艺与艺术价值上来说,西藏唐卡优于尼泊尔唐卡,但尼泊尔光唐卡学校就有十几家,营销形成了一条龙,而西藏唐卡企业规模小、创新少,所以西藏唐卡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尼泊尔唐卡所占。


  标准的尼泊尔唐卡画风更为时尚,造型妩媚,无论从衣服还是装饰的植物,都更偏向南亚风格。曾经专门去尼泊尔探寻唐卡的冯超说,同样是手绘唐卡,尼泊尔的要比内地便宜几倍,但是正因为此,他对尼泊尔所用颜料等等产生怀疑,事实上,他所见到的尼泊尔唐卡大多没有热贡等地更为精致。“如果以收藏的角度,尼泊尔新唐卡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如果是去旅游,顺便带回点纪念品,尼泊尔唐卡算得上物美价廉。”冯超说。

timg (13).jpg

  紧密联系现实,体现时代精神


  藏族唐卡作为一种绘画样式,其鲜明特点是与藏区人民日常生活联系的紧密性。西藏唐卡的题材涉及多个方面,除了体现宗教信仰的题材外,还有大量取材于西藏社会历史和生活习俗的历史画和风俗画,也有许多反映藏族天文历法和藏医藏药的唐卡。此外,唐卡在西藏社会上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社会名流大都珍藏有数量不等的传世唐卡,平民百姓或出于信仰,或为了某种纪念也要聘请画师绘制唐卡供奉,在寺院里唐卡更是必备的庄严之具,每个殿堂甚至僧舍都会悬挂数量不等的唐卡。


  唐卡在西藏民族生活中作为崇拜、祈福的符号,比一般的绘画和艺术品有着更广的群众性和传播能力。唐卡的风格多元且流派众多,并在材料、造型、程式、色彩、装帧、展示形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如同汉文化中的中堂画一样,唐卡已经成为藏族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李小可认为,唐卡以绘画的形式与藏族牧民的生活方式如此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作为藏区人民大众精神的表达与展示。


  尚辉说道:“唐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如此紧密地关联着藏区人民的日常生活,这一点在我们人类的艺术发展史上是非常少见的。一方面是藏传佛教宗教信仰的体现,另一方面也与唐卡中佛的形象、神的形象以及一些佛教故事的塑造有关。”这也提示我们在审视当代美术的发展之时,应当将绘画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予以进一步的考量。


  约1780年 时轮金刚坛城图 (一组三幅)(图片来自雅昌艺术网)


  纯粹的创作状态,远离浮躁


  今天的唐卡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与传统样式相比已经有了新变化,但最根本的精神被保留了下来,就是对艺术的虔诚心态和唐卡画师的工匠精神。“唐卡绘制有极为严苛的要求,程序非常复杂。制作一幅唐卡,短则需半年,长则需要十余年。”一位画师扎西说,“在绘制唐卡时,心要静,不能受太多其他事物的干扰,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是有诚心的。”扎西的整个家族都绘制唐卡,他是继爷爷和父亲之后的第三代传承人。他从11岁开始学习,现在已经21年过去了,在这21年中,除了每周的星期天外,每天都在画唐卡。这就是一个藏区唐卡画师的日常。


  可以说,唐卡比一般的艺术形式包含更多的含义。它是藏区人民对真善美、对人生理想、对自然生命热爱的独特表达,他们创作时常常带有崇高和敬畏的情感。“唐卡是代表西藏的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在我的人生中地位很高。”夏鲁旺堆说,“现在我在内容、画功方面追求更细、更好,希望在历史上能够留下一些痕迹。这也是一位合格唐卡画师的责任。”


  唐卡色彩艳而不俗并能被长久保留至今,与它使用的是手工研磨的矿物颜料密不可分。扎西告诉记者,用5个基本的矿物质颜料就能研磨出50种不同的颜色。唐卡艺术中即使运用红与绿这组强烈的对比色,也能使观者不觉得艳俗,这与他们自己研磨色彩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今天的很多颜色都是通过工业生产出来,虽然也分得比较细致了,但仍然不同于唐卡艺术家自己研磨而出的色彩。因为每个画家在研磨色彩时的理解不一样,也就会使画面存在细微的差别,并且这种坚持自己研磨颜料的过程本身也体现出了唐卡艺术家对于唐卡创作的重视和虔诚。


TAG关键词: 编辑:大圣

精品推荐 更多>>

  公司简介- 顾问团队 - 公司新闻 - 合作大师 - 招贤纳士 - 版权声明 - 商务合作

  服务保障:保真承诺  退还承诺  常见问题  私人定制  投诉建议



  总部地址:上海市徐汇区 沪闵路9001-3号南站北广场地下二层大圣唐卡店

官方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